中国近40年“最残酷”小说,看哭无数人:我们不应忘记这段历史...

时间:2023-04-26 来源:吉林省龙井市图书馆

△点击音频,边听边看

"

前情提要


这是一部厚重、真实的作品。露骨的场景描写,令人触目惊心。

但触目惊心之余,也让我们庆幸,还好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物质丰足、和平稳定的年代。

在这样一个年代,我们不必因为物质的匮乏而心性扭曲,我们依旧可以保持着人固有的真、善、美,在理想的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生命的升华。

但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这段难以提及、晦涩黑暗的历史。因为没有前辈们的抗争与拼搏,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

这也是听《古船》这本书的意义。



1987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叫《古船》的小说。


这部以土改和文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一出版,便引起了一阵阅读风潮。


因为,它描写得太大胆、太真实了。


它的每个文字都含着那个时代的血泪,每句话都控诉着那个时代的不公与黑暗。


在这本书里,你将看到:


特殊时代背景下人性的恶意释放、不问结果的成分划分,以及随意伤害带来的无数冤屈。


土改时期△

这些都是那个惨痛时代里,知识分子们忘不掉的伤疤与苦痛。


1999年,《古船》被评为“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亚洲周刊)、“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它用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个特殊时代里人性的扭曲,用三个家庭的沧桑变换抒写了灵魂的困境与挣扎。


因此,《古船》被誉为当代中国最有气势,最有深度的文学杰作之一,是“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一同回溯那段黯淡无光却值得铭记的历史。




01

  隋家兄弟的心病


作者张炜在《古船》中设定了一个近乎隔绝的洼狸镇,在极具张力的语言和富有层次的思辨中,开始了对历史独特视角的讲述。


这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它落后、浮躁、古朴,安逸。它的人民老实本分,世代以粉丝业为生。其中,以隋家的粉丝作坊最为出名。


主人公隋抱朴的祖父于20世纪初创办粉丝作坊,粉丝生意遍及芦青河两岸好几个县、市,生产的“白龙”牌粉丝驰名中外。


祖父去世后,隋抱朴的父亲隋迎之继承了家业,生了两子一女。


隋迎之为人勤恳,持家有度,但架不住时代浪潮的涌动——土改来临时,隋迎之由于惧怕,只留下一个小粉丝作坊,而将其余的工厂、粉庄交了出去或给了人。



虽然他也因此被定为开明士绅,但却在不久后因畏惧过度生了重病,吐血而亡。


隋迎之倒下后,隋家开始走下坡路。


遗孀茴子因不肯交出主屋而自焚身亡,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老大隋抱朴、老二隋见素与小女儿隋含章。


隋家与洼狸镇的爱恨情仇,就此展开。


经历几十年的沧桑变迁,洼狸镇的土地、工厂,还有粉丝作坊都要转交个人经营、承包。


有人鼓励隋抱朴,认为凭隋家几十年干粉丝业的经验,他绝对能胜任。


隋抱朴却拒绝了,反而是老赵家作恶多端的赵多多出头承包了粉丝作坊,易名为洼狸镇粉丝大厂。


自老隋家的粉丝厂落入赵多多手中之后,每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变化。


隋家没有了往日的荣华,老大隋抱朴整日待在老磨坊,一声不吭、与世无争,独自思考着人生与生活。


他不敢追求自己喜欢的女人,不敢承包粉丝作坊,甚至不敢当众开口讲话。


因为他是“资本家的后代”,他觉得他有罪,他不配做这些。


隋抱朴心里明白,从小到大的一幕幕惨剧使他患上了一种“怯病”,他的心灵深处永远被惊恐笼罩着,始终无法摆脱折磨。


“从来没有痛痛快快地说过话,身上的血全淤到那里,真想照准自己随便哪里扎一锥子……想是这么想,从来也没有那样的胆子”。


老二隋见素却全然相反。


从一开始,他就表明了自己的野心:“我要夺回赵多多的粉丝大厂。”


他从小就和叔叔隋不召很像,有着强烈的抗暴激情,勇敢、精明。


他是洼狸镇第一个入城经商、回来开小商店的人,他引进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并公开弃旧迎新。


土改时期△


哥俩对自身发展的想法不同,必然引来巨大的冲突。


在《古船》里,哥俩有这样一段对话,令人听了印象深刻:


“老隋家世世代代都是老实人,有什么好结果?人家把磨盘压到你头顶上,你就一动不动。你忍着,咬着牙,白头发一根一根往外生。你坐一天磨屋,回家吃冷饭,没有哪个女人疼疼你!你胆子小得像芝麻粒儿,我就不明白你还怕丢了什么?你忍了多少年,还是这么忍。你长得多壮,没有几个人能打得过你。你是个好人,没做一丁点坏事,可你老要受别人欺负。”


“我早就说过,粉丝厂它不姓赵,也不姓隋。你夺不来。”


抱朴和见素两兄弟,一个沉默克制,一个冲动热血。从表面上看,两人的想法观念有差距,是因为性格的不同。


但从时代背景下看,他们的冲突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个人欲望和高尚无私的冲突,也是守旧派与革新派之间的冲突。


隋抱扑作为隋家长子,在形式上体现出了传统家庭长子长孙的性格懦弱、思想矛盾。


但从精神实质上看,他不再是生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两重式人物,而是一个被动乱的时代扭曲了灵魂的“家族忏悔者”。


他埋头苦读《共产党宣言》,明白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本质,知道粉丝厂应该属于每个人,所以他并不想占有它,并尽心付出。


所以,在赵多多的粉丝厂倒缸之时,他义不容辞地去解决,摒弃了所谓的家族仇恨。在粉丝厂陷入瘫痪之时,他主动承担责任,目的是为了整个洼狸镇的人民,是为了集体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害。


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作者对家族观念的否定和超越。


对于大哥的做法,隋见素只觉得滑稽荒唐。


因为他并不认为,父辈的罪过应该由自己承担,且“原来属于父辈的东西,他一定要夺回来。”


因此,隋见素阻挠李知常进行设备改进,与哥哥发生激烈的冲突。


后来,他在算账发疯竞标粉厂失败、入城贩卖皮革被蒙骗、企图对付自己的哥哥之后,患了“绝症”。


镇上见多识广的老中医郭运说:“你刚勇激烈,取势易,可惜淡了后味儿。这与镇上人相去远矣。” 


隋家兄弟身上的遭遇,是那个时代给人们留下的印记。


在《古船》中,作者张炜用了很大的篇幅写隋抱朴这个人物的内心剖析过程。在第十七章当中他说:“我知道病根已经扎得很深很深了。我被病折磨着,又不敢仔细探究这种病……”之后隋抱朴就开始转入土改中的暴力事件的回忆当中。


由此可见,隋抱朴的“病”是与土改中的暴力记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隋抱朴的“病”其实就是土改中的暴力记忆对隋抱朴所造成的精神戕害。


见素来说,这种精神伤害可谓更是深刻——眼睁睁看着父辈的产业被夺走,他的内心从小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在后来的遭遇中,更使他由一个坦诚率直、善良朴实的农民转变为满口谎言、贪图私利的小人。


土改中的暴力记忆不仅是隋家兄弟的“病”,也是含章、李其生等人的“病”,更是洼狸镇之病。


而这种病,是由时代背景缔造的。也正因为此,洼狸镇就像一搜风雨中的古船,只能在时代的浪潮中被动飘摇,努力寻找靠岸的方向。



02

  女性的反抗与觉醒


尽管,整个洼狸镇风雨飘摇、牛鬼蛇神横出不穷,但一群或刚烈或烂漫的女性,像黑暗里的烛火,点亮了洼狸镇的希望。


含章是《古船》里最让人“意难平”的人物。她本是隋家的大小姐,却因为出身被赵多多羞辱。


在即将受到迫害之时,赵家四爷爷如英雄般从天而降,以保护开明绅士的子女为名,将隋含章带回自己家认作干女儿,并设法救出了她的两个哥哥。


含章以为从此得到了庇护,对四爷爷感激不尽。


谁料,在隋含章十八岁生日那天,赵四爷爷无视她的苦苦哀求,强暴了她。


从此之后,含章的角色形象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她变得异常冷血,时常闭门不出,不敢直面李知常对她的追求,甚至哥哥隋抱朴请求她去看病,老中医郭运邀请她去把脉,都被她冷冷地回绝了。


为了哥哥们的安全,她不得不长期委身于四爷爷,忍受着耻辱。


但令她最为难受的是,当她放弃自己的爱情、人生时,也陷入了扭曲的“性”关系。


含章在小厢房默默地挨着时光,内心里却被耻辱、焦渴、思念、仇恨、冲动、嫉愤、欲念……各种不同的刀子捅戳着。四爷爷毁灭了她,她似乎什么也没有了,只有可怜巴巴的那么一点性欲。


终于,在某个深黑的夜晚,一直以来积压在心中的愤恨情感成为隋含章的爆发点,她拿剪刀捅向四爷爷的腹部。


虽然这样的反抗在许多读者看来似乎来得晚了些,但这种觉醒却是其角色张力最突出的爆发,是人性尊严在受尽磨难后的奋力呐喊。


除了含章,还有闹闹、大喜、茴子等女子。她们在张炜的塑造下,显得极为动人。


闹闹泼辣美丽,身上有一种不畏强暴的勇敢和坚强;大喜为隋见素报复赵多多,即使被弃也不含怨;茴子始终高傲,宁死不愿受辱……


在那个压抑沉默的时代,这些女性却具有一种极强的反抗意识。


张炜对她们的描摹,充分展现了当时妇女地位的改变和自尊意识的觉醒。



03

露骨的场景描写


《古船》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还要数对三年自然灾害的场景描写。

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可以直接把蝉放进嘴巴里:

整个洼狸镇都在寻找吃的东西。一些青嫩的野菜早被抢光,接下去又收集树叶。麻雀吃不到东西,死在路边和沟汊旁,人们也把它收起来。河汊的淤泥被掘过十次以上,大家都同时记起了泥鳅。秋初有蝉从树上掉下来,有人拾到直接放进嘴巴。

即使妻子桂桂面临饿死,老实的抱朴也不敢拿干死的眉豆角给桂桂充饥,因为那是“集体”的:

一个干部问抱朴:“你们院里种了眉豆,眉豆不是自己吃了吗?”抱朴如实回答:“大食堂按时派人摘,后来民兵翻院里的土,好多眉豆架都翻倒了。”“一点眉豆都不长了吗?”干部又问。抱朴有些慌张地答:“只有几棵眉豆了,一次摘下一小把……桂桂有病。”干部指示记录的人:“全记下来。”又转向抱朴喝道:“一小把也是集体的!一小把也不准你们贪!”

天渐渐黑下来,抱朴蹑手蹑脚走到院子里,看着几株干死的眉豆。架子尖上有几个干硬的眉豆角在微风中抖着,他的手伸了伸,终于还是缩回来。

眉豆角在风中抖动,该死的诱惑。抱朴不去看那几个豆角,只低下头看着卷皱的、蒙了尘土的眉豆叶子。他小心地抖掉一片片叶子的尘土,把它们装满了两个衣兜。


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李其生老婆肚子里吃的不是米饭,而是蚊帐:

李其生给她揪嘴里的蚊帐。揪不动。蚊帐破旧,缝着一块黄布补丁那块儿,正好咬在了她的嘴里。

儿子李知常把住父亲的手哭着,哀求说:“不能扯出来,不能。妈妈饿,妈妈不让。我早晨在院里坐着,妈妈躺在炕上。后来屋里没有动静,我进屋里一看,妈妈往肚里吞蚊帐。”

露骨的场景描写,令人触目惊心。

但触目惊心之余,也让我们庆幸,还好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物质丰足、和平稳定的年代。

在这样一个年代,我们不必因为物质的匮乏而心性扭曲,我们依旧可以保持着人固有的真、善、美,在理想的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生命的升华。

但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这段难以提及、晦涩黑暗的历史。因为没有前辈们的抗争与拼搏,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

这也是听《古船》这本书的意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