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美 村民富 生活舒心又自在
在胡家店村,记者见到了78岁的李凤英,她身体硬朗,精神饱满。李凤英告诉记者:“我有3个儿子,现在都结婚了,生活很充裕。我们村这几年的变化可大了,街道特别干净,每天都有保洁人员清扫,垃圾定点清运;村里还有孝老餐厅,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中午免费来这里就餐。我身体很好,今年还申请了村里的保洁工作,既增加了收入,又能为村里环境卫生出份力。”
2021年,胡家店村实施村口花园及整村绿化美化“一二四”工程(一圈固化、两道绿化、四邻美化),建成了特色生态景观样板村。
全村农户无害化厕所100%完成改造。目前,已建成5间村级功能室,包括爱心超市、孝老餐厅、乡村振兴服务站、爱心驿站、文体活动室等。以乡村振兴服务站为主阵地,建立健全村级德治体系,创新开展村规民约赋分等活动,充分调动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以“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为落脚点,采取“按周赋分、按量予分、按需兑分”形式开展“积分兑换”等活动,助推全村德治建设,真正达到乡风文明。
通榆县边昭镇佟家店村村民张英库说:“我们村像花园一样,家家户户做起了农家乐生意,我家种地加上农家乐每年最少能收入5万元。每到节假日,来农家乐游玩的人特别多,我们不出村就能有收入。”
在双辽市双山镇秀水村,路两侧栽种了中药材射干,村民娄广福告诉记者:“现在家里就我和老伴两口人,300平方米的庭院一年能收入1000元,自家的耕地一年也能收入2万多元。村里的环境好了,我们每年的收入很稳定,路边的经济作物也能赚钱。”
双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焦志桥告诉记者,经过细致考察论证,双辽市从2023年开始,在全市125个行政村试种路边经济作物,今年全市190个行政村、16个社区全部种植路边经济作物,选定的是射干。射干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每公斤收购价大约120元至260元,3年后每个村射干销售收益能有七八万元,既解决了各村每年维护路边卫生的费用问题,又增加了村民收益。
记者在双辽市柳条乡柳条村的积分制超市看到,摆放的奖品可使用环境积分来兑换,这一举措激发了村民保护环境、整治环境的积极性。
文化兴 农品优 山沟沟巧变网红打卡地
龙光村是辉南县最大的朝鲜族村,楼街朝鲜族乡党委以融合发展示范村创建工作为契机,将龙光村作为融合发展示范村,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民俗文化为支撑、美丽乡村为依托,融合发展旅游业,积极探索“文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三变促三融”,将农田变良田、农品变优品、农房变客房,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村民金荣哲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变化太大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民无法耕种的土地由合作社代种代管。现在我们农村的环境一点儿都不比城里差,村里每月都进行卫生评比,还有娱乐广场、门球场等运动场所,家家户户都铆着劲、比着美。”
辉南县石道河镇是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李红光多次与日伪军战斗的地方。近年来,该镇西南岔村以石道河抗联纪念馆和抗联文化中心为依托,开发设计“红+绿”旅游线路,通过干部培训、教育研学、观光采摘、田园康养等旅游形式,将红色教育同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同时为村民修建健身广场,安装健身器材,组建广场舞队和秧歌队,持续推进乡村高水平建设、农民高品质生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西南岔村现代化步伐,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村民谭论告诉记者,他种植的蓝莓是早熟品种,不用出村,全部卖给前来采摘的游客了。以前,这里是无人眷恋的山沟沟,现在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在辉发城镇魏林新村村民家的院落里,大葱、辣椒长势良好。在草编室,附近的一些村民正在学习编织技术。村党支部书记史艳辉向记者介绍:“今年村里种植了300亩鲜食甜玉米,全部是订单农业。农闲时节,组织村民编织柳编产品,现在,全村人均收入1.7万元以上。”
伴随着“红太阳照边疆……海兰江畔稻花香……”的乐曲,记者走进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错落有致的民族特色房屋、房前屋后的蔬菜、争奇斗艳的花果琳琅满目,村党支部书记金宪告诉记者:“我们村子的变化日新月异,家家户户干净明亮;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对在村里居住的234户进行了厕所改造,让家家都用上室内水冲厕所、安上热水器,带领更多群众改善生活、走在共同富裕的路上。”
近年来,光东村点线面结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对村路两侧、房前屋后、公共场所、村庄周边、绿化林带的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排查、清理。
2018年,光东村推出了“共享稻田”运作方式,依托水稻生产、大米加工,发展起稻田观光、民宿接待等产业。依托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等综合优势,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吃、住、游、购、娱”一站式服务,让更多游客到光东村体验朝鲜族特色饮食、歌舞、民俗文化。2021年,当年游客量达到2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83万元。
据了解,吉林省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既考虑到整治、提升,又考虑到后续产业支持,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近年来,全省已累计打造“千村美丽”村3046个、“百村示范”村201个、创建“干净人家”70多万户。制定《吉林省推进和美乡村人居环境“万村达标”创建行动方案》,整洁型、宜居型、生态型示范村占比达到54%、32%、2.5%。串点成线、连线成面,逐级递进、接续提高,以实际行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在吉林大地早日实现。
原标题:向美而行满目新——吉林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