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出台的金融领域首部行政法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将自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保障《条例》有效实施,中国人民银行4月22日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实施细则》),在《条例》框架下对相关工作的细化。《条例》和《实施细则》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实施细则》有哪些要点?非银行支付机构要在多久内完成相关调整?新规实施后对日常支付会有影响吗?
问:《条例》和《实施细则》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来,支付机构业务量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相关数据显示,当前非银支付机构年交易量超1万亿笔、金额近400万亿元,服务超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非银行支付业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亟待整治的不合规展业行为。
《条例》于去年底正式公布,规定了非银行支付机构设立、变更、终止等行政许可事项。《实施细则》明确了支付机构行政许可事项的范围、许可条件、审批流程、《条例》衔接性条款的承接等,有利于推动新旧支付业务分类方式平稳过渡。
问:《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明确了支付机构换证过渡期安排,最长接近5年。
二是确保存量支付机构平稳过渡,不改变原有支付业务许可范围。
三是根据支付市场快速发展实践,在充分沟通基础上合理适度提高注册资本和净资产要求,并明确存量支付机构在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满前满足注册资本和净资产要求即可,给予较为充足的过渡期限,提升支付机构风险防御能力。
问:非银行支付机构要在多久内完成相关调整?
答: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由于各支付机构设立时间不同,支付业务许可证到期日也各有不同。这对于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截止日超过一年的机构,有相对从容的“换证过渡期”。换证过渡期满,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新规重新换发支付业务许可证。支付机构满足条件的,也可以选择提前申请换发支付业务许可证。
问:在保护普通消费者权益方面有哪些新措施?
答: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对于支付机构调整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的,《实施细则》明确支付机构原则上应当至少于施行前30日,在经营场所、官方网站、公众号等醒目位置,业务办理途径的关键节点、对新的支付业务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进行持续公示,在办理相关业务前确认用户知悉、接受调整后的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并做好协议换签工作。
问:新规的实施对你我日常支付有影响吗?
答:《实施细则》明确了具体分类方式和新旧业务衔接关系,充分考虑了当前分类方式下的许可框架,不会改变支付机构原有的业务许可范围,也就是说支付机构原来有的业务都还有,预计不会对支付机构的业务连续性和用户体验产生影响。
原标题: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新规5月1日起施行!对日常支付有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