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也是人民广播事业诞生84周年。吉林广电事业自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刻印着党领导的红色基因,从高山之上、条件艰苦的三三一台,到曾经在潮湿阴冷山洞里办公的六五二台……那些踏实负责、任劳任怨的身影上,我们都能看到,坚守党的宣传阵地、坚守坚强政治定力,对党绝对忠诚、绝对可靠,是吉林广电人的政治底色,更是我们的首要生命线。
本期刊载坚守广电最前线的高山台站——三三一台。那些为广电事业付出青春和热爱的人,是本文的闪光主角。
上世纪60年代,年轻的新中国广电事业百废俱兴。一切都在热火朝天,一切都在欣欣向荣。但必须承认的是,那时我国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局面并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1968年,党中央决定启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传输干线工程,确保党的声音直抵祖国北部边陲。干线南接北京,贯通东北三省,工程量浩大,时代意义显著。
系统考察后,将位于我省中部地区的肇大鸡山列为重要选项。海拔1258米,可顺畅连通辽、黑两省,覆盖我省中部平原和东南部山区大部分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贯通作用不可替代!党中央、国务院立即批示:在吉林肇大鸡山组建工程台站!定名“三三一台”。那时的三三一不仅是传输台站,也承担着战备职责。那时的吉林广电人,满心满眼都是对建设新世界的欢喜和希望。
心中的信念只有一个:只要祖国有需要,再难也要建成三三一。
知道条件会艰苦,但是没想到如此艰苦。
首先是雷暴不断的夏季。山间的雨又急又快,经常一周不见太阳,衣服、被褥、家具又湿又潮,连墙壁都出现大片黑斑,最后成片脱落。但这还不是最糟,遭遇雷电和大风才更危险。雷雨大作时,发射铁塔上的避雷针被打得通红,鸣响声巨大,夜晚看来好像闪烁的灯塔,却并不觉得美丽。每年,台站供电电源避雷器都被多次击坏,火球有时还顺着电源线、天馈线进入机房、宿舍。值维人员则要第一时间迅速反应,及时抢修设备保证播出,更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
要是再遇到11级大风就难上加难。建台初期,机房还是老机房,设备还是老调频1型机,每两小时要加水冷却1次。阴风怒号的天气,从值班室到机房短短20米几乎寸步难行,一不小心就人仰马翻,需要走上10多分钟甚至更久。由于高山多风,天线、馈线不时被刮松,馈线连接密封处经常开裂、进水。虽然定期巡视维修,但彻夜抢修也是常态。这样的情况在三三一台工作过的同志几乎都经历过。
其次是千里冰封的严寒。区别于平原的自然律动,高山的夏季转瞬即逝,寒冬尤其漫长。每年9月就是飘雪的季节,到隔年5月才陆续消融。积雪又深又厚,成年人陷到里面,好久都爬不出来。大雪封山时,即便重型推土机也开辟不出一条下山回家的路,而我们高山上的同志可能整个悠长的冬季都无法和家人团聚。山中冬季最清苦,冬储菜要算计着吃,实在不行还有咸菜。最初的居住条件异常简陋,是一栋约300平方米的平房,冬季需要自己捡柴烧火。天寒地冻、火光跳跃,有时烧得太热,烧毁行李、衣物的事也经常发生,甚至出现过睡梦中被烟熏休克事件。直到1982年,台站新建设了员工宿舍,安装了暖气,工作人员的住宿条件才得到极大改善。而这个新宿舍一直沿用至今。
还有那无比珍贵的清水。喝水问题一直是三三一台的老大难。由于山地特殊岩石环境,水管走线布局艰难,喝水只能一切从简。台站南坡有一口渗水井,用来存储夏季饮用的地表水和雨水,由于水质极差,井底还常有老鼠、昆虫残骸,止泻药成了台站必备药物之一。冬季滴水成冰,用水需要从山下运往山上,若遇大雪封山,煮沸的雪水也能做饭洗漱。这样的困境终于在2016年得到解决。那一年,台站迎来第一口高山深水井,31项指标检测合格,完全符合饮用标准。困扰近50年的难题至此划上句号。
五十余年风雨兼程,现在的三三一台褪却了特殊时期的特殊使命,目前是隶属吉林省广播电视局,集调频广播、电视、数字微波传输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台,也是我省规模最大综合高山台。承担着转播中央和地方8套广播节目、19套电视节目的任务,负责吉林、辽源、通化、白山、延边五个地区广播电视信号正向传输和反向回传。
虽然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远远达不到舒适标准。 可惜平平的文笔,写不完平凡坚守的可贵,道不尽负重前行的艰辛,说不尽永不放弃的翻腾。关于理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鲜衣怒马是生活,默默坚守也是生活。对于三三一台站来说,所谓平凡其实是他们对广电事业沉甸甸的热爱。
在那些“寂寞沙洲冷”的默默深夜,在那些“青春作伴还不了乡”的寂寥岁月。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一代又一代的广电戍边人,年复一年的无言守候,看四季流转,保传输安全。这何尝不是广电人对祖国和事业清澈的爱呢。
原标题:闪闪发光的吉林广电人之三三一台站
来源:吉林省广播电视局
初审:李丹
复审:朴姬妍
终审: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