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上潮头满目新——看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中的长春作为

时间:2024-06-24 来源:彩练新闻

微信图片_20240401133425.jpg

草木葱茏,万物向荣。6月的长春,处处涌动着生机和活力,升腾着希望与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吉林、两次亲临长春,赋予我们‘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职责使命。省委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长春要充分发挥‘一主’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6月21日,在“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长春市市长王子联郑重表示。
循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定位思考、统筹推进,长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把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春作为奋斗目标,加快建设“一中心、五高地”。
实干必有成果,奋斗就有回报。2023年,长春市GDP增长6.6%,主要指标增速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方阵。今年一季度,长春GDP增长7.1%,增速居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
跃上潮头满目新。在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征程中,长春发展大有可为,未来不可限量。
科技创新主导,闯出振兴突破新路子
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3家科研机构、49所高校……科教资源丰富的长春,被很多人形象地称为“坐落在大学里的城市”。
去年开始,长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面调动地校院企积极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历史性重塑创新发展格局,闯进了新领域新赛道,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显著增强。
以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创新中心为总航向,长春围绕国家战略抓创新源头,围绕科技成果抓转化应用,围绕成果转化抓平台建设,围绕支持创新抓投入引导。
顶层设计,协同联动。长春充分发挥长春市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委员会作用,发挥一汽、长客等国家级“链主”企业作用,市长、校长、董事长“三长联动”,实施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狠抓成果供需的精准对接,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科技产业园区,推动成果生成项目和企业。
政策助力,金融护航。长春出台了创新17条、汽车10条、光电20条、医药7条、文旅10条、数字6条等政策措施,拿出30多亿“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和产业培育,为陈学思等7位院士提供了每人100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全面建立了种子、天使、创投、产业基金,已投资项目249个,投资额达到80.5亿元。
一年间,长春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突破2000项、增长1.4倍,取得了氢能列车、双飞翼无人机等一批国际、国内首创性成果,长春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跃升到第31位。就在最近,长白山、三江、吉光3个省级实验室也全部落在了长春。
“经过去年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长春抓创新有了氛围、有了模样,也尝到了甜头、更坚定了信心。”王子联介绍,当前,长春正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力建设北湖未来科学城、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两大创新平台,加快打造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新质生产力集聚区。
北湖未来科学城已谋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78个,总投资1845亿元。其中建设的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已集中落位了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省科技创新研究院、省市科技大市场、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导入了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等中介服务,搭建了一批科创研学、路演论坛新空间,成为省市创新要素集聚、新质生产力促进转化应用、未来产业发展实体化的综合示范平台。
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围绕加快发展创新生物药、创新化药、AI+智慧医疗、高端医疗器械、医美康养等新产业,已累计洽谈项目135个,中科生物、深圳清南等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相继落位。一批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干细胞检验检测平台、中医药检验检测平台、科技研发平台、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正在加快打造。
“我们坚信,只要一以贯之把创新抓下去,就一定能够闯出一条长春振兴突破的新路来。”王子联充满信心地说。
重塑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6月20日,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圆满收官,签约重点项目91个,引资206亿元。短短3天,见证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长春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长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波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长春市委市政府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实体经济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加快构建具有长春特色优势的“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
“3转”就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汽车制造、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3大传统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型升级。
“4强”就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立足长春现有基础优势,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光电信息、绿色能源、现代文旅和会展4个成长型战略性新兴产业。
“7新”就是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着眼未来,在氢能和新型储能、航空航天及应用、半导体、新材料、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影视文创、数字经济7个新赛道领域加快布局。
作为现代工业技术集大成者,汽车正是高质量发展这一主旋律中的动人乐章。
“一汽作为在长春诞生和成长的中央企业,投身长春发展、助力长春振兴是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中国一汽集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方世力介绍,今年全集团整车产销量、营业收入预计还将实现正增长,总体经营质量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其中,在长春市属地计划整车生产160万辆,同比增长2.9%,以更大经营成果助力长春经济社会发展。
不只是汽车,去年,长春粮食产量达到254.91亿斤,亩产1071斤、单产居全国粮食主产区第一位。今年,长春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将努力提升县域发展实力,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到“仓里有粮、盘中有肉,产业快发展、环境大变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春旅游业从回暖到走热,再到火爆增长的态势。锚定全省旅游“万亿级”、长春旅游“5000亿级”发展目标,长春全力写好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三篇“新”文章,让游客有得玩、玩得好,愿意来、还想来。
2023年长春接待国内外游客1.47亿人次,增长161.7%;实现旅游总收入2411.1亿元,增长208.6%。
与此同时,长春加快推进“智改数转”。去年3月启动实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年攻坚行动以来,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及“金9条”具体政策措施,共有556户工业企业启动实施“智改数转”,成功晋级首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今年,将进一步抓统筹推进、平台建设和示范引领,加速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宪昱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实践证明,长春已经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把握了主动,更将赢得未来。
坚守为民情怀,精心创造高品质生活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从2013年开始,长春已连续11年实施幸福长春行动计划,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吴波介绍,去年10个方面、50件民生实事已全部落实。今年,通过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确定了20个方面、51件民生实事。
比如,长春实施“百万大学生来(留)长”工程,已经连续4年大学生来(留)长超过10万人。今年,除了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实施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外,还将多渠道设立“零工驿站”,利用便民服务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社区服务站等场所设立“零工驿站”。
再比如,聚焦老年人就餐服务需求,在已建成了115个老年餐厅的基础上,今年,还要建设200个左右老年餐厅,总体达到300个以上。
今年,还将解决一批群众普遍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新增停车泊位供给10万个以上,打通“断头路”“卡脖子路”50条,新增和调整公交线路30条;计划完成180万平方米未登记房屋的确权工作,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210套,启动实施1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新闻发布会上,长春市副市长赵显介绍,在百姓最为关注的教育和医疗领域,长春市将加快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积极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和区域医疗高地。
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多样,推动职业教育优质融合,今年将继续改造30所幼儿园,增加园位8000个;成立40个教育集团,推动30所城区老牌学校振兴,创建476所农村“温馨校园”;新建4所高中,将再增加3000个学位;每年培养现代产业工人10万名。
加快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浙大妇院吉林医院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心血管、妇产科一流诊疗新高地。以专科、专病、专项技术为抓手,建好市级公立医院。完成5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分级就诊步伐进一步加快,让百姓看病更便捷、更省心。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的同时,长春还着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切实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生态绿”“长春蓝”是长春这座城市的底色。
近年来,长春忠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巩固绿色优势,全力打造美丽长春。
统筹打好“减碳、抑尘、禁烧、治源、增绿”组合拳,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六年保持在300天以上;系统实施伊通河、饮马河、东辽河治理,劣五类水体全面消除,伊通河经过8年多持续综合治理,多处河段吸引了东方白鹳、白鹭、红嘴鸥等20余种迁徙水鸟停歇;建成各类公园190座、各类绿道628公里,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300多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3.7%。
黄宪昱说,接下来,长春将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身边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努力建设更加绿色宜居的美丽长春。
凌云纵笔起长卷,日出江海万重新。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长春又将掀开新的篇章。未来,令人期待!


原标题:跃上潮头满目新——看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中的长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