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如何走好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激活乡村资源,再现和再造乡村价值,是关键一环。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发展时期,乡村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价值。由于城乡“二元对立”和“城市中心、乡村边缘”的传统发展格局,乡村在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却陷入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困境,面临乡村价值不断流失和低估等问题。
如今,转机正在出现。近年来尤其是伴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果,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持续优化……这些为不断拓展乡村功能,实现乡村价值的再造化和多元化,提供了可能,创造了空间。乡村的新价值正在被发现,正在被发掘。这让人们重新审视乡村,也让人们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景有了新的认识。
重估、再造乡村价值正当其时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进乡村价值重估与再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都具有重大意义。
美丽乡村
乡村价值再造是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赖于充分激发和释放乡村发展的内生活力,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乡村发展内生活力从何而来,关键在于不断拓展乡村多重功能和多元价值。乡村功能决定乡村价值,而乡村价值提升又反过来诱致乡村功能进一步拓展,使乡村的功能和价值不断耦合发展并向更高水平迭代,推动乡村持续走向全面高质量振兴。
乡村价值再造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建设投入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人居和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在加快提升。乡村发展短板的不断补足也为其功能拓展和价值再造提供了更多可能。乡村功能拓展和价值再造将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流向农村,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乡村价值再造是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和”的要求纳入乡村建设目标中。这意味着乡村建设不仅要村容“美丽”,而且要由表及里实现“和美”。和美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乡村价值的不断挖掘与再造。只有乡村价值空间的不断拓展,才能持续吸引和承载更多的城市要素流向乡村,才能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推动城乡真正走向融合发展,使乡村成为城乡居民追求高品质和美生活的向往之所,成为广大创业主体和农民共创共富的幸福之所。
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新时代乡村呈现多元价值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下,新时代乡村呈现出多元价值。
一是乡村具有历史与传承价值。我国乡村幅员辽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许多村庄历史遗存丰富,包括宅第民居、宗祠庙宇、学堂书院、店铺作坊、亭台水榭等,它们是乡村变迁发展、历史绵延的活化石,藏有各个时代风土民俗的深刻烙印,塑造了乡村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对乡村的历史古迹进行保护和有序开发,使其历史文化的传承价值得以体现,有利于营造社区共同记忆,增强文化同心力和集体认同感,促进基于社区认同和情感归属的乡村共同体建设。
二是乡村具有生产与经济价值。乡村是人与自然进行交换的重要场域,是将资源、土地、劳动等要素转化为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它是广大农民安家立业之所,也是一个价值生产单位,既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的生活必需品,也为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要素支撑。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乡村培育发展了较多新产业和新业态,其生产与经济价值已不停留于过往单一的农业生产价值,而是通过产业链拓展、功能链拓展、价值链提升、以及产品竞争能力的提高等,形成产业融合和业态创新的多元经济发展价值。
三是乡村具有保障与社会价值。在人类漫长的发展与演进历史中,乡村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在这里劳作生产,也在这里生养休憩,成为安身立业之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从事非农就业,但乡村及其土地对进城农民工而言仍具有兜底性保障的功能。同时,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及居民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以后,乡村的后城市化效应就会不断显现,乡村的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与社会价值将进一步提升,乡村将更具活力和吸引力,成为城乡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
四是乡村具有生态与涵养价值。乡村的原生性和亲自然性使其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乡村生态环境也逐渐衍生为一种有别于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由此,乡村的生态价值就不单纯体现在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也包括浸润了历史文化的生态文化价值,从而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一种更加美好的物质和精神空间。乡村良好的生态系统不仅惠泽于乡村本身及憩于其上的生物群落,还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同时,乡村对城市生态保障和城市居民都有着很强的正外部性,是城市生态的天然绿色保障和城市居民清心净气、释放压力的理想休闲空间,这也意味着,乡村对农业农民生产生活、对工业和城市发展以及市民生活都具有很高的生态涵养价值。
五是乡村具有文化与教化价值。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其形成与村庄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人文历史都高度相关。乡村文化来源多元、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不仅包括古村落建筑、田园风光、传统耕作、古法技艺等物质文化,也包含着民风民俗、戏曲典故、生态观念、乡贤文化、传统道德等非物质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乡村文化有利于增强乡民的集体记忆,提高个体对集体的向心力和荣誉感,是实现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的重要保障。中华民族璀璨的农耕文化和传统习俗,也赋予了乡村较强的教化功能与价值。新时代,乡村的教化功能更为重要,通过农事教育、节庆文娱、耕作体验等活动为市民和青少年了解现代农业科技、体验乡村风俗、促进城乡交流提供很好机会,也使源远流长的中华农业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
五条路径激活乡村价值
首先要有机更新村庄空间秩序,实现高品质生活价值。
一要有效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对乡村无序建房、违规建房、乱搭乱建、建新占旧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二要遵循村庄的自然肌理和历史人文,对村庄进行科学规划,有机修复村庄建筑肌理,在不破坏乡村风格的同时,科学植入现代功能,以满足居民现代舒适生活的需求。三要对老旧的集体公共设施等进行有机更新,将其与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结合,修建高标准的村庄道路、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公共休闲绿地等,满足乡村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四要拓展村庄空间的开放度,通过科学规划和乡村要素优化配置,建立与城市群、城市圈相适应,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公共服务有效覆盖的乡村群,实现乡村高品质的生活价值。
其次要多元赋能产业发展,实现高质量经济价值。
一是改革创新赋能,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农村集体产权的拓权活权,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有偿退出等实践路径。二是要素激活赋能,重点是唤醒沉睡的乡村资源要素,包括闲置的农房、公益用房和宅基地、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等,为发展农家乐、民宿、休闲观光、文创、康养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合作联动赋能,通过引导和鼓励跨区域合作联动,推进资源要素互补共享,实现抱团共赢发展。四是数字技术赋能,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再造乡村产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再次要加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高效率社会价值。
一是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干部队伍,选好用好乡村发展带头人,增强其资源配置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创共富的治理能力。二是提升乡村自治水平。要通过赋权赋能以及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协调发展,增强农民主体性和自主性,激发农村社区的自治活力。要进一步丰富治理资源,充分发挥返乡创业青年、乡贤能人在乡村自治中的作用,不断丰富治理体系。三是增强法治与德治合力。要完善乡村法治体系,提高法治效率,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文明风尚融入德治体系,使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形成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的乡村善治格局。
此外,要不断拓宽资源转化通道,实现高性能生态价值。
一是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不断拓宽乡村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相互转化的通道。二是以产业提质、人文提升、生态提效的视角来统筹推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配置,加快美丽乡村向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迭代升级。三是不断创新生态资源转化通道,做好绿水青山关联性产业发展,把乡村生态资源与其他资源更好整合,打造更多“生态+”乡村产业业态,让乡村的好山好水惠及更多城乡居民。
另外,要创新利用历史人文资源,实现高水平文教价值。
一是推进乡村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利用,让文化成为凝聚乡村发展力量的重要因素。加快对乡村散落的历史建筑、文物、遗迹等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整理、修缮和抢救,对村庄历史典故、乡风民俗、农事节庆、古法手艺等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和传承,不断丰富和积淀乡村的文化价值。二是树立人文生态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人文生态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有机结合,促进乡村文化同其他资源要素的融合发展,合力激发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三是以多载体多形式发挥乡村文化的教化作用。让群众在乡村文化舞台上唱主角,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动力,增强乡村文化集体记忆与社区认同,形成“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促治、以文富民、以文强村”的良好格局。(作者分别系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委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首席专家;浙江大学中国农村 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智库研究员)
原标题:重估新乡村,再造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