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振奋人心!

时间:2022-03-04 来源:新华网

图片

2021年5月15日,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金立旺 摄)


书写超大规模发展奇迹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4名孩子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来自大山里的清澈童声飞向了世界。

这些孩子全部来自河北省阜平县的普通家庭。2012年12月,中国脱贫攻坚动员令正是从这里发出。2020年2月,阜平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同年年底,中国有832个贫困县像阜平一样告别绝对贫困。


“7.7亿”,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人口的数量。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这样的体量并不算稀奇。


14亿多人口的体量,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大变革中,中国的现代化面临“大”的特征:超大人口规模、超大国土空间、超大经济体量、超大国内市场、超长历史纵深……


大是优势,也是挑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路径——各种问题都因这一结构性约束而变得格外复杂。这意味着这场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搬,难度极大;也意味着这场现代化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之上;更意味着其带来更广泛持久的世界性影响,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上没有唯一的现代化方案,也没有通行的现代化路径。在14亿多人的共同参与下,中国式现代化书写着独一无二的超大规模发展传奇。


点击阅读全文:瞭望丨书写超大规模发展奇迹


图片


在低起点上的快速追赶


“蝙蝠牌电风扇,70元。”


1982年,家住南京浦口的桂玉英,在家庭账本里记录下第一件家用电器。她1979年开始把家庭收支点滴记录在册,此后40年未曾间断。时间向后推移,液晶电视、移动电话、iPad、电动车……桂玉英账本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时髦物件。


小账本记录大时代。一个个中国家庭日新月异的生活背后,是中国艰苦奋斗只争朝夕的现代化历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邹一南表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起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如果以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计,跨度为100年。这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将远远快于西方发达国家。


快——中国式现代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速。唯有如此,才能在人均GDP等现代化核心指标上实现赶超。”邹一南说。


中国的表现有目共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这个伟大的经济增长奇迹是否会‘后无来者’,但可以确信这是‘前无古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国际上看,后发经济体追赶过程中会出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间一般持续20年左右,而我们保持了40年。


而且,改革开放以来这4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曲线相对平稳,鲜有大起大落。


采访中,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谈到,对于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巨大的中国而言,快速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必定有自身独特性与创新性。“它一定是一种能够反映中国政治经济特征,能够体现中国式逻辑的现代化。”


点击阅读全文:瞭望丨在低起点上的快速追赶


图片

2021年3月4日,在云南鲁甸安置区卯家湾幸福广场上,从永善县大山里搬迁下来的吴世贵老人(左一)介绍搬迁群众自己改编的歌曲《卯家湾》 (刘大伟 摄)


全面进步成果全民共享


虎年新春,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中国兑现庄严承诺,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双奥之城”折射出中国人民披荆斩棘、矢志圆梦的奋斗轨迹,也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代化,这一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夙愿,从未像今天这样切近。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文章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


以党的全面领导为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东方千年古国“求全”的智慧与憧憬。


原标题:这些事,振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