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文旅发展“十四五”规划出炉:建设冰雪经济强省,将长白山建设成世界级旅游景区

时间:2021-11-23 来源:吉林发布

11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金旭东从《规划》的出台背景、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及特色亮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图片

根据《规划》,吉林省将建设旅游强省,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实现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万亿级”规模,将长白山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景区,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突破90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达到100家,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度不断提高。

金旭东介绍,《规划》涵盖发展基础、总体要求、文化事业、旅游产业、冰雪产业、文旅融合和规划实施等8章35节内容。作为我省“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的总纲要、总抓手、《规划》集成了吉林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统性思维、创新性理念、导向性路径和针对性举措,构建了目标体系、产业体系、工程体系、项目体系、政策体系等“五大体系”内容。

那么,《规划》都有哪些亮点内容呢?一起来看。

#亮点一
建设冰雪经济强省,构建“吉林文旅新版图”

在产业体系构建方面,《规划》首次将冰雪产业、文旅融合作为单独章节重点表述和呈现,同文化事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共同构成“吉林文旅版图”。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将努力打造1-2家冰雪主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滑雪旅游度假地,力争冬季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2亿,产业总规模达到2500亿。利用5到10年时间,建设成为中国冰雪经济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将力争打造“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和冰雪装备为核心,以冰雪科技、冰雪人才、冰雪商贸等相关产业门类为支撑”的“4+X”现代化冰雪经济体系。 

在具体工作中,吉林省将重构冰雪格局。重点打造长春吉林、大长白山、通化梅河、松原白城四大冰雪产业集聚区,发展东北中部、中蒙俄、东北东部三条冰雪产业走廊,推进冰雪丝路带建设,系统构建“四轮驱动”“三廊串联”“一带延伸”的冰雪发展新格局,强化冰雪产业辐射带动作用。 

“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将进一步升级冰雪品牌。坚持“以冬季带四季、以冰雪聚文旅”的发展理念,立足“冰雪+”,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冬季度假综合体,创新推出一系列高质量冰雪主题节事活动,同步提升中小型滑雪场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结构、丰富业态、扩大营销、引领市场,提升“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品牌力、竞争力。

吉林省还将继续深耕冰雪文化。推动吉林特色文化与冰雪元素创新融合,以艺术化、形象化、国际化的方式诠释“最美雪花飘落在吉林、最佳品质滑雪在吉林、最好冰雪故事在吉林”吉林“冰雪三宝”,大力发展冰雪文艺创作、冰雪博物馆、冰雪艺术中心、室内外冰上光影艺术等特色项目,打造吉林冰雪特色商品体系和“吉林粉雪”超级IP。

未来五年,吉林省还将进一步扩大冰雪开放。以“冰雪丝路”为桥梁纽带,以吉新两省区共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突破引领,以高端会议论坛、滑雪联赛等为重要载体,推动跨省区、跨国界冰雪产业合作,拓展冰雪经济“朋友圈”,实现开放共享、互惠共赢。 

图片

#亮点二
文化产业建立“1113”发展架构

“十四五”期间,在文化旅游产业布局谋划方面,根据全省文化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将建立“一核引领、一极带动、一区协同、三带辐射”的发展架构。  

其中,“一核引领”,即长春经济圈引领。充分发挥长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引擎作用,拉开发展框架、拓展战略视野、壮大规模总量、形成辐射效应。

“一极带动”,即长白山文化产业增长极带动。通过对长白山文化体系进行创新性提炼及创造性转化,发展长白山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产业新增长点,打造长白山文化IP品牌,实现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历史再现、文化再生、艺术再植,带动全省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区协同”,即东辽河文化产业协同区建设。在四平、辽源地区建设东辽河流域满族特色文化产业协同区,引领双辽市、梨树县、伊通县、东丰县、东辽县等县(区)大力发展满族民俗文化产业项目,与长春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三地文化产业深度合作、共赢发展。

“三带辐射”,即长-吉-图-珲-(俄日朝韩)“冰雪丝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以长春、吉林、图们、珲春等沿线城市为依托,充分挖掘长吉图珲区域文化特色、技艺传承、历史价值,提炼文化符号、增加经济效益。加强与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等区域国家的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冰雪丝路”文化产业核心区。

长-松-白-(蒙)草原生态文化产业带建设,以长春、松原、白城地区为地理轴心,以草原文化、湿地文化、渔猎文化、蒙古族文化为文化轴心,串联起区域内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基地、文化服务平台、文化教育艺术单位及各类文化设施,培育“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文化产业功能区,进一步擦亮查干湖渔猎文化金字招牌,打造我省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增长带。

长-梅-通-集-(朝)特色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带建设,以长春、梅河口、通化、集安至鸭绿江一线为地理轴心,以民族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文化为文化轴心,突出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提升区域文化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品牌知名度,打造特色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带。

#亮点三
重点实施50个重点工程及52个重大项目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吉林省还将构建起支撑充分的“工程体系”以及构建起极具潜力的“项目体系”。

其中,在“工程体系”方面,坚持引领性和支撑性相结合,侧重于产业发展支撑保障,安排实施50个重点工程。根据领域不同大体分为五类:

文化事业繁荣类工程——

涵盖文艺创作、文物保护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实施13个重点工程。

旅游业提质类工程——

涵盖避暑休闲旅游产品建设、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方面,实施20个重点工程。

文化产业发展类工程——

具体实施文化产业链建设、冰雪特色文化产业带打造、红旗汽车文化产业链培育、松花石文化产业开发、吉林三宝文化产业链培育、吉林梅花鹿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等7个重点工程。

公共服务配套类工程——

具体实施文化设施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一主多辅”机场群建设、路网建设支撑、集散中心建设、交通设施提升等6个重点工程。

人才队伍建设类工程——

具体实施艺术人才培养、文博人才培育、旅游人才培养、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等4个重点工程。

在“项目体系”建设方面,充分发挥项目的平台载体作用,精心谋划全省重点打造和推进的34个旅游业重大项目、18个冰雪经济重大项目。在项目规划上,坚持深化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结合旅游“双环线”建设和各市州资源特色优势,着眼于优化产品供给、创新产品体验,打造更多定制化、差异化、品牌化的文旅项目,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旅消费需求。 

图片

此外,《规划》还构建起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从优化土地供给、完善投融资服务、落实财税政策等方面,为我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吉林发布

原标题:《吉林省文旅发展“十四五”规划出炉:建设冰雪经济强省,将长白山建设成世界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