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市:退役大学生士兵到法官的华丽转身

时间:2021-08-02 来源:龙井市融媒体中心

建党100周年横版05.jpg


历史极值。


杨周,男,彝族,198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08年12月从大学参军入伍,2013年12月退役。2015年考入龙井市人民法院,现任龙井市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副主任。在部队,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在法院,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


图片

携笔从戎,争当优秀士兵


图片


图片

服役期间的杨周


2008年正在读大二,风华正茂的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火热的绿色军营,成为原沈阳军区辽宁省军区65711部队133分队的一名战士。在环境艰苦的海岛服役期间,作为一名大学生士兵,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新兵训练中,尽管班长年龄比他小,学历比他低,但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在训练、生活中虚心向班长、向老兵请教,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各方面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一致肯定,被营部记“嘉奖”一次。新兵下连后,他积极学习军事科目,努力提升军事技能,在连队的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兵”。义务兵满两年后,他自愿申请转为志愿兵,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人作风,在提升军事技能的同时完成了大学学业,并于2011年7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在不同的岗位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图片

退役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



杨周总是说:“部队给了我‘两笔财富’,一笔是退伍费,另外一笔则是军队这所大学培养出的宝贵品质。这个宝贵品质包含:过硬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军人气质;坚强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战斗意志;绝不服输的精神,永不满足的干劲;团结协作的意识,互帮互助的品质;严于律己的作风,干练果敢的形象;一丝不苟的精神,爱岗敬业的操守;一心一意地等待,全心全意地付出。这些都是我这辈子最好的财富,使我终身受益。”杨周同志虽然脱下了军装,离开了部队,不再是军人,但他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以合格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优秀退伍军人的先进性。
2013年12月,他从部队复员后考入长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后又考入龙井市人民法院,成为立案窗口的一名工作人员。离开熟悉的军营,从一名“老兵”到“新兵”,面对完全不同的工作环境、全新的工作岗位,虽然有压力,但也激发了他为民服务的热情。他深知窗口工作的重要性,在向同事请教学习的过程中,他也积极钻研各项业务知识,顺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同时考入延边大学法学院并完成了研究生学业,为的就是更好地服务群众。
在窗口工作期间,他敢于亮明党员身份,心系群众,诚心实意做公仆,坚守司法为民的宗旨。他在工作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换位思考,要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并在工作中总结了“五心”工作法,即接待要热心,倾听要耐心,帮助要诚心,审查要细心,服务要恒心。在窗口工作期间,没有接到一起投诉,他以自己的言行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评价。
2020年4月,因工作需要调入审判管理办公室主持工作并具体负责司法调研。期间,带领审管办出色的完成了疫情期间的庭审保障工作;制作审判态势分析报告16次,为院党组研究我院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制定完善了我院审判管理规章制度5项;牵头完成了我院民事诉讼无纸化办案改革;组织开展了法官助理、书记员实务操作培训;较好地完成了我市人大信息化建设的调研任务及我院年度司法调研任务,本人撰写的《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实证研究》获得第一届延边州法治论坛三等奖。
2016年8月,龙井市遭受特大洪水灾害,杨周第一时间与院领导参与晚上巡逻,并与全院干警参与抗洪抢险工作,连续奋战在第一线直到完成抢险救援工作。2020年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松原过春节的杨周第一时间赶回龙井,并果断加入志愿者大军。疾风知劲草,危难显忠诚。杨周同志退役不褪色,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图片
不一样的“战场”,一样的担当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前夕,他再次实现了人生重大角色的转变,脱下军装,穿上法袍——成为了一名人民法官。从地方大学生到合格军人再到员额法官,无论身份如何转变,但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他说:“入额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面对新岗位,有挑战、有忐忑,但有准备、有信心,我将在新的岗位上继续秉持军人的优良作风,积极面对挑战,加强业务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审判工作中,迎着新时代的春风,用忠诚、干净、担当在不同岗位上发挥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来源:龙井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