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田野上的壮丽诗篇 ——我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时间:2020-07-14 来源:延边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压舱底的产业,对国家经济安全、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注重打造农产品品牌,培育一批叫得响、信得过的绿色食品品牌。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我州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扎实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通过“厕所革命”、绿色农业、村容村貌整治等措施,休闲民宿、订单农业、特色餐饮业、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州脱贫攻坚战取得翻天覆地变化,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崭新面貌。

●乡村振兴 农村旧貌换新颜

盛夏的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格外清丽。白墙灰瓦的朝鲜族民房掩映在绿树红花当中,平整干净的村路连着各家各户,路边红樱桃挂满枝头,高大的梧桐树开出了雪白的花朵,丁香、杨柳、白桦、杏树高低错落,远道而来的游人三五成群,拍照之余不忘对新农村的美景连声赞叹。

在村门球场,不时传出阵阵欢笑,记者寻声走去,看见十几位老人正在进行比赛。刚打出一记好球的村民玄昌洛引来队友的一阵叫好声。他笑着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村像花园一样美,生活在这里,心情特别舒畅。”

说起水南人的美好生活,玄昌洛满脸幸福。他告诉记者,以前的水南村,泥草房破落衰败,乡间道路坑洼泥泞,村民出门“路难行,脚难拔”,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随着我州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的不断深入,水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现在,全州行政村公共空间全部实现干净整洁,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像水南村一样美丽的村比比皆是。”州农业农村局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孙太松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州重点围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垃圾治理、农村厕所改造、农村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编制以及长效机制建设等重点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取得了显著成果: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10个,省级文明村镇68个,州级文明村镇139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437个,“星级文明户”8000余户;创建省级绿美示范村屯30个,创建美丽庭院2.8万户,干净人家8.6万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9个,省级美丽乡村73个;获批省级特色小镇3个;获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4个,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6个;集中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10个;拥有4个国家卫生乡(镇),41个省级卫生乡(镇),166个村晋级省级卫生村。

●绿色转型 加快农业发展步伐

6月30日清晨,八家子镇南沟村村民徐明福早早来到村边的桑黄种植基地,升起大棚帘子察看桑黄长势、为缺水的桑黄浇水。“桑黄种植项目落户南沟村后,安排我们岁数大的贫困户在这管理桑黄,一个月工资两千元,年底还有扶贫分红,靠着这些‘金疙瘩’,晚年生活不愁啦!”

上午10时,一辆客车驶入南沟村,车上坐的都是来参观学习的外地人,看着一座座整齐排列的地栽大棚和棚内肥厚的桑黄,都忍不住赞叹起来。“全镇240多个大棚,110万段桑黄,种三年,产值一个亿!”徐明福的介绍言简意赅,言语间充满了自豪。

在全州,八家子镇桑黄种植项目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我州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全州黑木耳发展到16亿袋以上,产值60亿元,食药用菌园区发展到25个。加强城市周边棚膜标准化园区建设。全州非林地栽参面积发展到800公顷,提升人参产业发展水平。在退耕山坡地上,引导农户种植蓝莓、黑果、榛子、山葡萄、五味子等小浆果,全州小浆果面积发展到 4500公顷,打造生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青贮玉米和饲草作物,以养定种,把“粮仓”变成“肉库”。

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围绕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全州落实智能水稻催芽育秧、水稻抗冷综合栽培、水稻和玉米宽窄行栽培、玉米免耕垄侧栽培等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共计18万公顷,促进农业节本增效。依托我州生态资源优势,鼓励农户利用稻田养鸭、稻田养蟹、水稻黑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共计1500公顷,扩大有机水稻栽培面积,提升水稻品质,充分发挥有机农业在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为生产有机大米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加强安图等六个县市千亩优质大豆、水稻、饲草作物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区建设和敦化市、汪清县9.3万公顷大豆绿色增产增效创建工作,促进绿色增产,辐射带动全州大豆、水稻、饲草作物均衡发展。

积极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计划。2019年,化肥施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药施用量实现负增长。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部回收,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全面加强。大力推进秸秆、废弃菌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州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5.15%和78.2%。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全州落实州县乡村四级河长4526人,根除影响河湖生态顽疾134个。推进林草资源保护修复,更新造林面积52.05万亩,完成2018年度中央财政森林抚育面积178.22万亩。全州园艺特产业带动贫困人口19308户、33792人实现增收。

●厕所革命 农民生活大不同

“俺家改建的水冲式厕所既干净又卫生,没有臭味,没有蚊蝇。农村跟城市一样,也有了室内水冲式厕所。”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村民严月子按下抽水马桶冲水键,一股清水有力地打着旋,冲到了下水道中。“以前,农村厕所都是茅厕,一到夏天,臭气熏天,不管下雨刮风还是天寒地冻,上个厕所都得往外跑,现在改在室内,可方便啦。”76岁的严月子老人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足。目前,水南村干净的冲水马桶取代了刺鼻的室外旱厕,该村农厕改造共计129户,应改尽改。村民都说“现在上厕所,冬天不冷,夏天不臭,厕所变了样,生活大不同”。

在和龙市崇善镇上天村,村民李寿哲家院子的一角是改造后的旱厕。厕所通体乳白色,边角流线型设计很是美观,如果主人不说,记者根本没看出这是一座厕所。李寿哲说:“现在的厕所和以前的大不一样,不仅通风好没臭味儿,还保温。另外厕所里有太阳能感应灯照明,晚上再黑也不用怕了,现在全村38户全部进行了旱厕改造。”

如今,在我州像水南村和上天村这样,许多村都完成了自己的“厕所革命”。各村根据实际情况,有的用上了水冲厕所,有的进行了旱厕改造,每个家庭的卫生状况都大为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喜人的改变。

小厕所,关系着群众的生活和农村的环境;大设计,考验着政府的决心和管理者的智慧。近年来,我州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原则,突出好字当先、实际适用、建管并重、综合施策的建设导向,全面提升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水平。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州财政连续两年,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厕所改造工作保障。2019年,全州按照“整村推进”的模式,在186个行政村进行改厕1.3万户,其中,敦化等7个县市严格按照无害化旱厕建设标准,在室外庭院内安装了无害化卫生旱厕,图们市则根据全村管网建设统一布局,采用了集中管网式水冲模式。六月底,全州2019年改厕任务已全部完成。2020年,全州将改厕12350户,改造模式继续以堆肥式浅埋、堆肥式深埋两种农村户用无害化旱厕为主。截至目前,各县市已全面启动选村定户、模式选择、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7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改厕全部完成。

(延边日报)